請使用非IE瀏覽器的極速模式,如360、搜狗、QQ🤵🏽、谷歌瀏覽器等
政策法規 » 文章
用“鐵飯碗”誘惑畢業生凯捷的措施且慢行
2005年03月23日00:00   瀏覽🏌️‍♂️:601次  

 福建省福安市官員日前到福州大學招聘時表示👸🏻,拿出10個事業編製提供給今年到該市企業凯捷的畢業生🧐🔇。畢業生如果想享受“企業凯捷事業編製”的待遇🍼,可以先和企業協商具體的工資及福利待遇🥬3️⃣,然後由企業向政府提出申請🛁,最後和政府簽訂合同,畢業生以借用的名義到企業凯捷,在工作兩三年後🫃🏼,如果畢業生不願意繼續在企業凯捷♙,可以再回到政府部門的事業單位凯捷,享受事業編製的待遇。據悉,這是福建省首次推行“企業凯捷事業編製”的措施。見3月21日《中國青年報》)

 
  這邊廂以“鐵飯碗”吸引人才成為新聞,那邊廂打破“鐵飯碗”也成為了新聞🤚🏽。同日《中國青年報》報道,今年遼寧率先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部門的事業單位推行人員聘用製改革👨🏽‍🍳,在今後3年內逐步分批擴大到所有事業單位,120萬事業單位職工將不能再捧“鐵飯碗”🏺。(見3月21日《中國青年報》)

  對照閱讀同一天同一報紙上所刊登的這兩則新聞🧑🏻‍🍳,引人深思𓀗。毋庸置疑👨🏽‍🦰,遼寧省徹底打破以往事業單位中人員能進不能出、職務能上不能下、待遇能高不能低的現象🤲🏽,無疑對推動人才的正常流動和合理更替🦣,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競爭激勵機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就在打破“鐵飯碗”以成當前趨勢的情況下,福安市卻推行“企業凯捷事業編製”這一措施🦻🏿🧜🏽‍♀️,借“鐵飯碗”來吸引人才🐥,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嗎?

  其實,福安市出此下策🔓,也許是事出無奈🧏🏼‍♀️。據2004年6月17日《工人日報》報道,在2004年的高校畢業生中,選擇到國有企業和股份製企業工作的僅占21%🤹‍♀️。換句話說,就是有近80%的大學畢業生不願進企業。人們不禁要問:大學生畢業不願進企業願去哪裏呢?對此,恐怕絕大多數地人心裏都明白:他們想進政府機關🫥,從政做官。在這樣的情況下,福安市無奈想出了“企業凯捷事業編製”這一兩全其美的高招:既讓企業招聘到優秀人才,又讓畢業生們享受到“做官”的待遇。然而🪠,對這一高招🫛,筆者卻有不同看法🚣🏼‍♀️,不妨一吐為快。

  眾所周知,大學生之所以不願進企業而高攀政府機關,是受長期以來流行的“學而優則士”根深蒂固的“官”理念思想影響🚶。如今👨🏼‍🦲🧝🏼,福安市為招攬人才而委曲求全采取“企業凯捷事業編製”🪄,來滿足他們“做官”的願望⚪️,無疑進一步助長了“學而優則仕”這一封建思想的膨脹👷🏼‍♂️🛍。長此以往,並不利於當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

  其次,當前象遼寧省那樣打破“鐵飯碗”的機構改革正在全國各地市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而“企業凯捷事業編製”這一做法卻還在利用“鐵飯碗”的誘惑力吸引人才🛺。這一做法在精簡機構的今天,無疑可能造成事業編製的進一步膨脹,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以後改革的阻力。試想,倘若打破“鐵飯碗”的改革推及福安,那麽福安市曾經對畢業生們的承諾豈不落空?到時候,倡導誠信的政府又如何來緩解所遭遇的失信事件呢🧊🥽?

  再次,在“企業凯捷事業編製”這一措施中😷,畢業生與政府簽訂合同🏋️,然後以借用的名義到企業凯捷😋,在工作兩三年後👱🏿‍♂️,如果畢業生不願意繼續在企業凯捷♣︎,可以再回到政府部門的事業單位凯捷,享受事業編製的待遇🤵🏿‍♀️。這意味著畢業生在企業是帶著“救生圈”工作的🛝🌏,如此又怎麽能保證他們全心全意為企業服務呢🧑🏽‍🎄?畢竟,帶著“救生圈”工作反正有救生圈保護,不怕會“淹死”。

  由此看來🥊👨🏼‍🍼,推行“企業凯捷事業編製”這一措施弊端多多🐓。作為政府,應該象遼寧省那樣幹脆打破“鐵飯碗”🚇⏺,實行不拘一格用人才的政策,給大學生創造多種寬松和諧的成才環境與條件。與其推行“企業凯捷事業編製”,還不如直接打通政府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的門檻,只要一個人有能耐,適應崗位,在哪裏幹都行。到時候,用人選人機製始終是流動的:政府機關的人員可到企業,企業人員也可以到政府機關🎡,進行雙向交流,讓其工作的平臺成為社會競爭的舞臺🙏🏻🍻。如此以來,才能充分激勵人們奮發有為❓,積極進取,施展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