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揚子晚報消息,今年上半年,涉及幹部公開選拔🧚🏼♂️、競爭上崗👐🏻、辭職等的法規出臺引起廣泛關註。而加快幹部人事製度改革的關於黨政機關幹部職務與職級相結合的規定🕙🎅🏿,目前正在積極醞釀中。
中國公務員沒有中央公務員和地方公務員的區分。占全國公務員58%的縣鄉兩級公務員超過300萬人,受製於機構規格和職位數量,絕大部分難以升遷🙋🏽♀️。兩年多來11易其稿並已
向國務院報送即將提交初審的《國家公務員法》,以及與之緊密相連的職務與職級製度✥,將為中國500余萬公務員另辟上升階梯:即使沒有職務升遷,也可以通過職級晉升獲得待遇的提高。
參與起草《公務員法》的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宋世明博士分析說🏊♀️,公務員待遇主要與領導職務掛鉤🏇🏽,因此不少人把當官作為最大的追求。在目前體製下🔲,公務員晉升領導職務需求的無限性與政府機關領導職務供給的有限性,是一對幾乎無解的矛盾。但對絕大多數公務員來說👨🏻🌾🎆,僅靠職務晉升來提高待遇是不現實的🙅🏼♂️。
宋世明介紹說,職務與職級相結合的製度,直指公務員職業發展階梯過於狹窄、激勵方式過於單一的弊端,旨在確立職務晉升與級別晉升渠道的“雙梯製”,為公務員另辟晉升渠道😁。設計中的職級🟢,意即公務員職務所對應的級別,是職務4️⃣👨🦳、能力⚅、業績🫅🏼、資歷的綜合反映👩🏿🎤。
目前的中國只有8%的公務員是副處級職務以上⛓,92%的公務員職務層次都在科級職務以下。在這8%中⚈,有統計稱,中國縣級幹部的任期平均不到3年🔞,職務升調頻繁🦊👰♂️。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低階公務員晉升的異常遲滯。
宋世明認為,科學的公務員分類是建立這一製度的根基。中國以人的資歷為主要分類指標的品級管理製度始於秦漢,但主要是解決官員的地位👉🏼、身份及俸祿問題👨🏿🦲,並沒有嚴格的職位資格要求與分類管理✊。“而目前公務員職位分類與品位分類的傳統很缺乏👨🏿🦲,職位分類的優勢也沒有機會展現,長期品級分類實踐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官本位’觀念深入骨髓🧑🏽🎨,貽害無窮。”
據悉,未來數月還將有一組文件頒布🆑。在即將出臺的有關製度中💯,“黨政領導職務幹部任期製”備受關註🔵。